 新能源网
湖南最大的新能源充電站——飛狐新能源充電站位于開福區四方坪高架橋下。目前擁有164支充電槍,可滿足網約車、公交車、物流車等的充電需求。 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王志偉 攝
開福區毛家橋水果批發大市場西面,是四方坪立交橋,很多長沙司機都曾開車從橋下經過。這里原本只是普通的停車場,而伴隨“環保低碳、節能減排”的理念漸入人心,如今已悄然蝶變:湖南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充電站——飛狐新能源充電站已經在此正式運營。
新能源网
這個占地近1萬平方米的新能源車充電站,從今年9月起全面投入運營,擁有164支充電槍,設計日服務量可達三四千車次。目前,飛狐新能源充電站日服務量為三四百車次,正處于起步爬坡期。
從運營情況來看,我們或許可以窺見,長沙新能源汽車充電服務市場即將到來的火爆需求和激烈競爭。
探訪 單個充電站擁有164支充電槍,全省最多
新能源网
11月18日,記者來到飛狐新能源充電站。整個充電站“藏”在四方坪高架橋下,分為東區、西區和南區三個區域,方便不同車向行駛的新能源汽車進站充電。
長沙飛狐電動汽車充電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曾苛告訴記者,東區于去年6月投入運營,西區、南區今年9月全面投入運營,目前三個區域共有164支充電槍,為全市乃至全省最大的充電站。
據悉,飛狐新能源充電站占地面積近1萬平方米,投資額為8000多萬元,由湖南財信特來電新能源有限公司代為建設和運營,設備也全部來自特來電。
“特來電有信得過的產品質量和技術水平,在保障安全方面,也開發了充電網兩層防護技術,可通過大數據主動分析減少燒車概率。”曾苛講述與特來電合作的緣由。她告訴記者,特來電主推的智能群充電系統占地面積更小,充電樁利用率更高,適應未來充電需求。
新能源网
記者了解到,此前長沙興建的充電站傳統單樁功率固定在60kW,但智能群充電系統在車輛需求允許的情況下,最高能提供150kW的充電功率。這意味著,在一個快充車位上,可以滿足不同車型的快充需求。
以一臺國產比亞迪e5為例,空電狀態下,容量為 60KWH的電池在自動充電樁充電,可能要1~2個小時才能充滿;但在飛狐新能源充電站,45分鐘即可充滿。
運營 日服務量為三四百車次,增長空間大
新能源网
采訪中,記者見到不時有網約車、貨車進站充電。在與一位車主的攀談中, 記者了解到,長沙新能源汽車充電站比以前多了不少,充電也更加方便。
曾苛告訴記者,飛狐新能源充電站進場充電車輛以新能源網約車、公交車、物流車為主,“因為這些車輛長期處于工作狀態,耗電快,要求充電速度也要快,但往往住宅小區和商業大樓的充電樁難以滿足此類需求。”
新能源网
根據充電站統計,每日上午11時至下午1時、晚上11時至次日早晨7時為新能源汽車充電高峰期。
全面運營兩個多月,飛狐新能源充電站如今每日服務量為三四百車次,與設計的三四千車次日服務量還存在一定的距離。但曾苛并不覺得有壓力,她告訴記者,目前長沙新能源汽車僅有幾萬輛,未來長沙新能源汽車的保有量還將持續增長;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車充電服務市場在激烈競爭后,將產生新的機遇。
值得注意的是,當前,隨著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正由政策驅動型向市場驅動型轉變,市場將更加健康和優化,這無疑將給有技術、有實力的頭部企業以更多機會。
未來 告別“跑馬圈地”,更加注重用戶體驗
根據《長沙市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專項規劃(2017—2020年)》要求,到2020年,長沙將規劃建成充換電站114座,充電樁8.7萬個,滿足全市8.3萬輛電動汽車充電需求。
新能源网
本月,省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今年1至9月,長沙限額以上單位實現汽車類商品零售額增速為7.6%,同期新能源汽車增速達207.6%。盡管目前長沙限額以上單位實現新能源汽車零售額在整個汽車類的占比仍很小,僅為3.4%,但如果其發展勢頭能夠繼續延續,將會成為汽車消費市場的下一個“SUV”。
龐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勢必會誕生巨大的充電樁市場。目前,在長沙開展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運營的企業不斷涌現,數量多達二三十家,包括特來電、星星充電等頭部企業入駐長沙“跑馬圈地”。截至目前,市工信局已發布六批通過驗收合格的新能源汽車充電樁驗收名單,長沙建有充電樁數量達1.1萬余個。
新能源网
經過幾年的發展,充電樁市場早已成為一片“紅海”。熱鬧過后,雖然充電樁市場“有車無樁、有樁無車”的現象依舊并存,但也悄然在發生著一些變化。
記者在飛狐新能源充電站看到,該充電站不僅可以充電,還建設了智慧洗車房,配備24小時無人售貨機,增加業務內容的同時,也帶來了新的業績增長點。目前,飛狐新能源充電站正在洽談,準備引入蔚來汽車體驗中心。
而位于長沙縣漓湘西路的時代星空充電站,一期洗車、衛生間、便利店、餐飲店等配套服務一應俱全;二期建設時,又引入了滴滴司機驛站以及湖南首個蔚來換電站。
據了解,目前長沙新能源充電站正不斷延長營業時間,拓展業務板塊,集聚網約車交車中心、停車、車輛維修保養和司機驛站于一體,開啟“充、交、修、憩、餐”一站式服務模式。
工信部賽迪研究院黨委書記、副院長宋顯珠表示,充電樁產業已經從初期的“跑馬圈地”逐步轉變發展方向,更加注重用戶體驗,以及“互聯網+相關”商業模式創新,以期尋找新的盈利增長點。(記者 伍玲) |